本剧展现了司马懿的传奇一生,勾勒出一个波澜壮阔的后三国英雄时代。年轻的司马懿本是个胆小谨慎的书生,因为有“鹰视狼顾”之相,回头看了曹操一眼,从此和曹家结下了不解之缘。他被曹操强行征辟为官,一脚踏入曹家暗流汹涌的夺嫡之争。他运用谋略帮助曹丕一次次通过曹操的考验,将曹丕送上太子之位。他尽心竭力辅佐曹丕成为开国明主,开创新政、扶持士族、抑制宗室,为魏国的稳定富强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与诸葛亮在六出祁山的较量与博弈中相知相惜,五丈原秋风一曲梁甫吟,他彻底战胜了毕生最为强大的对手,却对着飘渺的棋局失声痛哭。在他的垂暮之年,魏国主幼臣庸,他又默默积蓄力量,忍辱负重,最终一击成功,平定了魏国的内乱。
2007
越王勾践
春秋末年,吴国和越国因战争结下仇怨。吴王夫差为父报仇,在伍子胥的辅佐下日夜勤兵。 得意之时的勾践铸成“王者之剑”,欲灭吴国而后快。不想,夫差已攻进“剑庐”,伍子胥领兵已渡过大江。勾践大败。 大兵压境,越国危在旦夕,范蠡提出降吴的主张。为保留一线复国的机会,勾践接受了范蠡的意见,降吴为奴。 勾践从此为吴王养马、拉车,为了复国的大志受尽屈辱。苟且偷生中,默默等待着。 伍子胥认为不杀勾践必留后患,夫差却不以为然,一个亡国的奴隶,是翻不起什么大浪来的。 太宰伯噽向夫差荐上越女西施。在伯噽府,夫差见到了美丽绝伦的西施,为她的美貌所倾倒。 伍子胥劝说吴王,切不可相信勾践。但勾践的谨慎行事,使得吴王渐渐地放松了警惕,伍子胥的所有谏言也被他当作耳旁之风。勾践和范蠡在暗中逐渐得到了转机,并被夫差准予回越国。回国后勾践仍然谨慎从事,一点一滴地积蓄力量,休养生息。 伍子胥一再阻拦意欲北进做霸主的吴王,最终却被夫差赐死。吴国实力顿时削弱。勾践终于得到了机会,举兵复国。 姑苏破城之日,勾践率大军在伍子胥自刎之地向其致敬。败于勾践之手的夫差也拔剑自刎。 越王勾践,终于历经十数年的卧薪尝胆、韬光养晦、励精图治,实现了复国的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