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面人演员表

导演:鲍学礼
日期:1975
热度:4

精通化装术、善于模仿各类型人物的聪明人葛亮(姜大卫饰)是一江湖奇人,为人正义,行走江湖时经常行侠仗义,游戏人间!青年镖师曾勇(李修贤饰)、曾敢(王钟饰)兄弟押镖期间遭到山匪劫镖,损失三万大洋,其后曾勇被保安队捕往监狱,屈打成招,控以劫杀罪行曾敢不忍其兄被冤枉,于是前往找葛亮帮忙,葛亮以不同身份侦查,得悉案件与保安队长罗金英(陈观泰饰)、土匪高野(史仲田饰)和土豪黄雄生(佟林饰)有关,是他们设圈套让曾勇作替死鬼,独吞三万大洋。于是,葛亮使计将罗、高、黄三人绳之于法,还曾氏兄弟一个清白。 《七面人》是一部侠义奇情电影,卖点就在主角姜大卫一人分饰多角,他千变万化的造型让人眼界大开。本片由鲍学礼导演,他是江苏人,1936年出生于南京,1949年到台湾,年青时半时半工半读,日间在三极高工上课,晚上在台湾电影制片厂印片间工作,毕业后在台制工作六年,助理摄影师。1967年赴港正式任邵氏公司摄影师三年,主要拍摄岳枫、张彻的作品。1970年开始升任导演,首作为《太阴指》,其后有多部影片与张彻合导。1977年脱离邵氏,回台湾为燕升等公司拍武侠片,并与妻靳蜀美合组裕丰公司拍片,多数为夫导妻编之作,主要作品有《万箭穿心》、《的士司机》、《二等兵》等。

导演(1)
鲍学礼,台湾导演。1949年赴台湾,青年时半工半读,日间上课,晚间在台湾电影制片厂印片间工作。毕业后继续在台制工作了6年,任助理摄影师,后入吉星影业公司任摄影师3年,拍了多部台语片。  1966年邵氏导演罗臻到台湾执导《烽火万里情》时,他担任摄影师。1967年赴香港正式邵氏公司摄影师3年,主要拍摄导演岳枫、罗臻、张彻的作品。1970年开始升任导演,首部指导的作品为《太阴指》,其后与张彻合导多部影片。1977年离开邵氏,回台为燕升公司等拍武侠片,其后与妻子靳蜀美合组裕丰公司,多为夫导妻编之作。
演员(4)
姜大卫,香港著名导演兼演员。4岁开始登台演出至今,已有将近六十年,而其参演和导演的影视作品总数已超过一百六十部,而且他还在不断的给我们创造新的银幕形象。从演出第一部电影《澳门大血案》开始,接连拍摄了《近水楼台》《江山美人》等片。  小学四年级时,他的童星生涯正达顶峰,《马路小天使》、《流浪儿》、《有口难言》、《万里寻亲记》等都是这个时期优秀作品。姜大卫19岁时通过哥哥秦沛介绍,结识了唐佳、刘家良这两位已经出名的龙虎武师,由此开始了武师的生涯,在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大约两年左右)里他一直以此为生。1968年在张彻导演的电影《金燕子》里因为一个替身动作开始被张彻注意,继而正式签约邵氏兄弟公司。  1969年在张彻导演的《游侠儿》中第一次担当男主角,并成功演绎了一个为情义献身的年轻侠客;同年,在张彻导演的电影《报仇》里饰演为兄报仇的关小楼,获得了1970年第十六届亚洲影展最佳男主角奖,成为香港历史上首位“亚洲影帝”!  他与张彻、李翰祥、鲍学礼、何梦华、刘家良等多位导演合作,演出了《十三太保》、《新独臂刀》、《马永贞》、《水浒传》、《刺马》、《年轻人》、《五虎将》、《八道楼子》、《螳螂》等三十多部电影作品,在人们心中留下一个又一个难以磨灭的英雄侠客形象,在当时香港电影界占据了最重要的一席,成为最具影响力的巨星之一。  1973年在张彻导演的《叛逆》中姜大卫获第十九届亚洲影展最具性格演员奖;1974年姜大卫小试牛刀,首次执导现实题材电影《吸毒者》之后他又导演了《怪人怪事》、《死囚》等电影,且都取得了较好反响。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姜大卫随张彻到台湾参与摄制和出演了《火凤凰》、《六合八法》、《刺客列传》、《林投姐》等十多部电影。  近几年,姜大卫在无线(TVB)参演了许多热门电视剧,包括《酒店风云》、《覆雨翻云》、《汇通天下》、《师奶兵团》、《珠光宝气》和《真心英雄》等。此间,他还与央视合作主演了《抢滩大上海》、《镖行天下》和《婚姻之痒》。
陈观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香港著名武打巨星。 一九六九年五月,新加坡举办东南亚国术比赛,香港的各派高手,都报名参加。陈秀中为了想替大圣劈挂门争荣誉起见,选出他的得意门徒陈观泰参加。 比赛结果,陈观泰在轻量级甲组赛程中,以无敌姿态出现,五战五胜,夺得冠军,这时候东南亚那一处的报章,都把他的小史介绍出来,说他是陈秀中的弟子,大圣门猴拳的英雄,可以说得是一打成名了。  陈观泰更因此为由大导演张彻赏识,一手提拔。当年古装片大行其道,陈观泰在《马永贞》一片中,他刚强性格得到完全发挥,而其忠义的形象亦广为观众接受。其后,他接拍了不少电影;在他加入邵氏的首两年,拍片数量逾十部,大部分均是张彻执导之动作片,如《四骑士》、《荡寇志》、《五虎将》及《少林子弟》等。  陈观泰曾於1975年离开邵氏,远赴台湾发展。1978年,陈观泰重投邵氏怀抱,演出张大导的《残缺》。八十年代初,他的产量亦有十多部,其中1983年的《杨过与小龙女》,与当时极受欢迎的青春偶像张国荣及翁静晶合作。90年成立纬恺电影公司,监制多部电影,如楚原导演的《小偷阿星》及《血在风上》,方平导演的《弃卒》,并亲自执导《喋血风云》等片。陈观泰在离开电影圈后转到电视发展,近年已转往中国内地营商,并客串演出多部电视剧。
李修贤,中国香港影视演员、导演、编剧、制片人。曾获第二十一届台湾金马奖最佳男主角奖《公仆》、第四届香港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公仆》。台湾、香港两地参加拍摄影片80余部,他所扮演的警察形象英明神勇,高大正义,深受观众的喜爱。  原藉广东汕头,生于香港。1970年毕业于邵氏影业演员培训班。  1971年至1979年出演多部功夫片,如《水浒传》(1972)、《大刀王五》、《刺马》(1973)、《成记茶楼》(1974)、《大劫案》(1975)、《流星蝴蝶剑》(1976)、《射雕英雄传》(1977)等。曾在台湾、香港两地参加拍摄影片80余部。1984年自编自导自演《公仆》,获第二十一届台湾金马奖最佳男主角奖、第四届香港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1987年创建万能影业公司,以拍摄警匪片、实录犯罪电影为主,陆续监制、出品、参演了《霹雳先锋》(1988)、《壮志雄心》(1989)、《风雨同路》(1990)、《八仙饭店之人肉叉烧包》、《虐之恋》、《重案实录O记》(1993)、《特警急先锋》(1995)等,在香港电影诸种类型片中可谓自成一派。  作为演员,他还主演了林岭东导演的《龙虎风云》(1987)、吴宇森导演的《喋血双雄》(1989),以及刘家良导演的《老虎出更2》(1989)等名片,其他较知名影片有《流氓公仆》(1985)、《江湖情》、《英雄好汉》(1987)、《义胆群英》(1989)、《新碧血剑》(1993)、《公仆2》(1995)、《夺舍》(1997),近期也参演了陈嘉上的《冲锋陷阵》(2004)等。作为导演,他的作品有《龙的传人》(1991)、《贼王》(1994)等。
詹森曾投考台湾国联公司,受导演宋存寿赏识进入影圈。多扮演坏人,也是李翰祥喜欢的演员。作品超过七十部,是邵氏影迷最熟悉的演员之一。  当年田丰要离开邵氏,何冠昌特意从台湾找来詹森顶替这位“硬里子”演员。詹森外型与田丰相似,初来邵氏只做替身特约,拍《十四女英豪》时田装病,就是詹森做替身。田丰虽为詹森配音,但却认定谷峰才是自己的接班人。  詹森在邵氏演戏虽多,但表现平平,扬名反而是大拍风月床戏。  1976年,詹森与著名艳星余莎莉结婚,但不久便以离异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