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满丹麦演员表

导演:何藩
日期:1973
热度:2

导演(1)
何藩,国际级知名摄影师、1958年摄影十杰冠军,及20世纪电影导演。  1961年加入邵氏,初时曾任场记,后任演员。1965年饰演唐僧受好评,并且演出续集。1966年创作实验电影,作品获选入不少国际电影节。1972年任导演,以拍摄唯美艳情片及爱情文艺片著称。 现已退休,定居美国。  何藩是中国情欲电影中唯一可以称得上大师的人物,因为只有他一个人是将色情电影当做一种事业来做,他毕生所拍摄的大概不到十部电影,完全没有一部非三级片,要做到这一点,确实需要非常大的勇气,尤其是在七十年代,中国人的思想还没完全开化的时候。  十三岁那年收到一份父亲送的礼物,一部Brownie相机。从此便迷上了摄影这门艺术。十八岁那年何藩便移居到香港,自此他便醉心把这个都市的每一面,由繁华的大街至孤寂的小巷,都通过胶片表现出来。在五十至六十年代何藩在世界不同之摄影比赛得到超过二百八十个奖项。从一九五八年至一九六五年,连续赢得八界由美国摄影学会所举办之世界摄影十杰的荣衔。  他的摄影作品将光影运用到极致,与朗静山亦不相伯仲。
演员(7)
伊雷(1940年-1999年2月16日),原名伊伯麟,香港喜劇演員,是香港粵語長片年代的喜劇明星伊秋水之獨生子。  伊雷因為是喜劇演員的兒子,1954年就已開始參與電影演出,首部電影是《獨立橋之戀》。但起先他只不過是在邵氏粤语片組做臨時演員。不久他獲曹達華提拔,正式獲得演出機會,在多部電影中扮演三教九流的小人物,較出名的作品有1959年《青春樂》。  不過自出道以來,伊雷的演藝生涯並不是順風順水,像1963年他離開邵氏成為自由演員期間,其星運一直平平。直到1973年伊雷才第一次擔正主角,而且是自編自演的喜劇,名為《春滿丹麥》。同年伊雷再自編自演另一部喜劇《阿福正傳》,終於走紅於香港及東南亞華語區。此後片約不斷,曾有一年接拍逾廿部電影的紀錄。曾自導自演《谷爆》(1978年)、《鲨鱼烧卖》(1982年)和《猛鬼山坟》(1989年)。伊雷同时也担任编剧,曾经编撰由他主演的《憨哥哥》(1977年),该片由何藩导演。  在七十年代香港電視業黃金時期,伊雷曾在無綫和亞視參與連續劇演出,也曾在《歡樂今宵》亮相演出搞笑短劇。他比較突出的是1987年家庭倫理長劇《季節》飾演孻叔。  他在1989年執導過《猛鬼山墳》後就再沒有新的作品,而轉行經商。  1999年2月16日,伊雷因為冠心病於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逝世,享年59歲。
潘冰嫦,香港著名演员,1971年考入丽的映声艺员训练班,毕业后签约为基本演员,先主持综艺节目,未几转演电视剧。1973年开始兼拍电影,首部作品为何藩导演的《春满丹麦》,同年在电影《亡命浪子》中首次饰演女主角,与电影红星邓光荣演对手戏。1977年签约邵氏电影公司,主力在电影圈发展,一度成为邵氏的当红女星。1980年代后期起,潘冰嫦先后在亚洲电视和无线电视演出电视剧及主持节目。1981年约满后离开邵氏,辗转于港、台继续发展演艺事业。淡出娱乐圈后,潘冰嫦活跃于参与义工工作,以及客串演出电视短剧。
沈殿霞,香港著名女演员,无线电视的第一代艺人,尤擅于担任现场直播节目司仪。因身材肥胖而被昵称为“肥肥”、“肥姐”,她亦是著名艺人张学友及陈庭威的义母。1958年赴香港,1960年作为童星出演《一树桃花千朵红》而成名。之后演出无数影片,虽然多为配角,但其喜剧表演家喻户晓,成为票房的保证。70年代,她还曾和罗文组成“情侣合唱团”,与汪明荃、张德兰(即早期的张圆圆)和王爱明组成优质女声团“四朵金花”。又曾到新加坡拍电视剧,一样大受欢迎。在70年代曾与张冲、陈自强、陈皓、邓光荣、秦祥林、谢贤等组成一队叫「银色鼠队」的组合,红遍港台。肥肥自15岁开始银幕生涯,出道40余年,拍摄影视剧近百部,主持香港王牌综艺节目《欢乐今宵》长达20年之久,是香港第一金牌女司仪。其亲切、可爱、豁达、善良、幽默的形象赢得“香港开心果”的美誉,并被选为香港“国际儿童大使”。但更深入民心的还是她的司仪风格,谐趣轻松,自成一格,使她成为无线长寿综艺节目《欢乐今宵》的台柱。2007年11月,TVB四十周年台庆,肥肥获颁“万千星辉演艺大奖”。2008年2月19日早上8时38分,沈殿霞在玛丽医院病逝,享年61岁。2008年4月,第2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追颁肥肥“专业精神奖”。
原名王景春,回族,1940年生于北平。1949年随父母一同移居台湾,并毕业于台湾基督书院外文系。1966年加入联邦影业公司任演员,最初进入了演员武功特别训练班接受培训,在4个月的特别训练后成为武打演员。1967年出演胡金铨执导的《龙门客栈》(Dragon Inn)中的曹少钦,并凭借其在片中出色的演技与娴熟的武打技巧而被观众所熟知。1971年加入嘉禾影业公司,陆续参加拍摄了多部胡金铨的名作如《侠女》等,成为当时活跃于港台的武打明星。1973和1975年主...
魏平澳(1929.11.29-1989.12.3),男,香港演员,被誉为“影坛才子”。早年毕业于南京戏剧专科学院,1949年赴台加入中影开始演艺生涯。当年因《阿里山风云》一片踏入影坛。其后参演多部港台电影,最为人所知的是《精武门》中饰演的日本翻译。在影片中他擅长演绎小人物、丑角或滑稽可笑的喜剧人物,被称为台湾的喜剧泰斗之一。他在文章创作及评论方面也有一番天地。1951年起陆续在《华报》、《中华日报》、《今日电影》等报刊上撰写杂文评论当下社会及电影圈轶事,其中部分收录在《艺坛照妖镜》一书,并著有《三只母老虎》、《门缝里看人》等 书。